新疆西域牧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分享養殖場糞污處理方法:
沼氣(厭氧)還田模式。又稱農牧結合方式,根據畜禽糞便污水中養分含量和作物生長的營養需要,將畜禽養殖場產生的廢水和糞便無害化處理后施用于農田、果園、菜園、苗木、花卉種植以及牧草地等,實現種養結合,該方式適用于遠離城市、土地寬廣、周邊有足夠農田的養殖場。
2. 沼氣(厭氧)自然處理模式。采用氧化塘、土地處理系統或人工濕地等自然處理系統對厭氧處理出水進行處理。主要利用氧化塘的藻菌共生體系的好氧分解氧化(好氧細菌)、厭氧消化(厭氧細菌)和光合作用(藻類和水生植物),土地處理系統的生物、化學、物理固定與降解作用,以及人工糞污處理主推技術濕地的植物、微生物作用對厭氧處理出水進行凈化。適用于距城市較遠、土地寬廣、地價較低、有灘涂、荒地、林地或低洼地可作糞污自然生態處理的地區。
3. 沼氣(厭氧)達標排放模式。即采用工業化處理污水的模式處理生豬養殖場排放的糞污,該方式的畜禽養殖糞污處理系統由預處理、厭氧處理(沼氣發酵)、好氧處理、后處理、污泥處理及沼氣凈化、貯存與利用等部分組成。需要較為復雜的機械設備和要求較高的構筑物,其設計、運轉均需要具有較高技術水平的專業人員來執行。適用于地處大城市近郊、經濟發達、土地緊張地區的規模豬場糞污處理。采用這種模式的一般為大型規模養殖場。
4. 生物質能源利用模式。主要是沼氣發電。將厭氧發酵處理產生的沼氣用于發電,產生電能和熱能。具體過程是將畜禽養殖場鮮糞集中收集后,通過上料系統投入厭氧反應器。畜禽舍沖洗水匯集到集水池后泵入厭氧反應器的前部,在反應器內攪拌裝置作用下,形成高濃度的發酵液。糞污經厭氧消化,產生的沼氣進入發電系統進行發電。沼渣、沼液經平板濾池過濾脫水,分離的沼渣作為有機肥,沼液進入貯存池作為液態有機肥直接施用于農田或處理達標后排放。沼氣發電不僅解決了養殖廢棄物的處理問題,而且產生了大量的熱能和電能,符合能源再循環利用的環保理念,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