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nowledge of
agricultural technology?
生物肥發展前景
1. 國際市場需求。我國農產品大量走出國門, 全球有機產品市場以每年20%~30%的速度在增長。生物肥可滿足生產有機產品的需要。
2.市場的需求。生活水平提高后, 更關注食品安全、健康, 農業部在全國建起了200多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, 為有機肥料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潛在市場。
3.生產需要。
(1) 農機化程度高, 機械對土地有“壓板”作用, 使土壤板結, 肥力下降, 生物肥則可改土, 形成團粒結構, 讓土地變得疏松, 保肥、保水力強。 (2) 連作病重, 連作、秸稈還田都會使作物病情加重, 施生物肥后, 使有益菌增加, 分解有機質, 促進生根, 抗病力增強。
(3) 大量施用化肥, 尤其施氮肥太多, 利用率低 (30%左右) , 氮肥流失、淋溶、污染水源 (地下水、河水) , 造成富營養化。飲用水中硝酸鹽高于10毫克/升, 會導致嬰兒高鐵紅蛋白癥和成人胃癌。反硝化作用放出的溫室氣體氧化亞氮導致全球變暖, 所以要嚴控氮肥, 多施生物肥和對環境安全、無毒的環保型肥料。
(4) 衛生需要。農村將作物秸稈、畜禽糞便清理、搜集作肥源, 可防止二次污染, 又可保持環境衛生。
(5) 節支需要。若將2000噸有機肥施到土中, 可減少化肥施入量4000噸, 化肥每噸均價2500元, 農民可節資1000萬元左右。
(6) 生物肥市場容量大。全國2000多個縣, 18億畝農田, 年需化肥1.4億噸, 我國年產化肥只有1億噸, 還需進口4000萬噸, 如果提倡生物肥, 可以減少化肥的進口。
今后要發展可持續農業、有機農業和生態農業, 生物肥料是不可缺少的, 其發展前景廣闊, 潛在市場巨大。
生物肥在果樹上的應用
2.1 應用效果
蘋果、桃等果樹增產10%~20%, 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0.5%~2%。有利于生產無公害、綠色、有機果品。果面艷麗, 果實光潔、色艷、香味濃、松脆, 耐貯性強。促根壯樹, 毛細根發達, 有利成花坐果。
2.2 施肥時間
以8月下旬至9月底前施用較好, 因為這段時期土壤濕度大、溫度高, 施肥斷根易愈合、生根, 到入冬前, 新生根可長到20厘米左右, 吸收能力強, 為樹體積累豐富的貯藏營養。
2.3 施用量
因土壤肥力、理化狀況、果樹結果量的不同, 施肥量也有不同, 一般盛果期蘋果樹, 生物肥料畝施200~300千克, 高的500~600千克, 最高1500千克。株施肥量為:幼樹1~2千克、初結果期樹2~3千克、盛果期樹3~5千克。
2.4施肥方法
(1) 幼樹。在樹干周圍開輪狀溝, 溝距樹干50~80厘米, 溝寬40~50厘米、深20~30厘米, 將肥料與土混勻施入, 施后灌水。
(2) 初果期樹。在株間離樹干1米遠處, 挖2個平行溝, 溝寬40~50厘米、深30~40厘米, 肥土混勻施入, 施后灌水。
(3) 盛果期樹。在樹冠投影下, 向內1米左右, 均勻挖施肥穴, 穴直徑40厘米、深20~30厘米, 向穴中施0.5千克生物肥, 與土拌勻, 全樹盤挖8~10個穴。施肥后澆水沉實。注意挖穴時, 不要切斷直徑1厘米以上的粗根。